当地时间7月31日,特朗普对100多国征税,中国意外“豁免”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站,诡异的是,曾放话要对巴西征50%关税,最终却给了10%的最低税率,而铁杆盟友加拿大,关税反而从25%飙升到35%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清单公布当天美财长突然放话:“美国不会对中国让步。”不在名单却被重点针对,这场关税游戏到底在针对谁?
今年4月特朗普首次提出加税时,就多次公开威胁将对巴西加征50%关税,巴西也不甘落后,立即采取反制措施,暂停了与美国波音公司价值45亿美元的战机采购谈判,并公开表示正与中国商飞探讨支线客机合作可能性。
这下轮到美国商务部急了,毕竟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每年给美国供应35%的飞机零部件,要是真加税,单架波音737的成本就得涨900万美元,航空公司的订单都要黄了。
所以这次最终落地的税率只有10%,想来也是有原因的。
更有意思的是巴西在金砖国家里的角色,卢拉这两年一直在推动金砖国家用本币结算。
2025年金砖峰会上还提议建新的贸易结算体系,美国这时候给巴西低关税,是不是也想让巴西在金砖合作里松松劲?
看巴西被豁免高关税的商品清单,木浆、铁矿石这些占对美出口43.4%的产品都不在高关税范围里,而这些又恰恰是巴西和中国贸易的重点。
2025年上半年中巴大豆贸易额同比涨了28%,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总进口量的62%,这种精准的关税豁免,会不会让巴西和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变复杂?
再看墨西哥的情况,这次和美国把关税协议延长了90天,还取消了不少非关税壁垒。
白宫发的声明里说,墨西哥同意继续交25%的芬太尼关税、25%的汽车关税,还有50%的钢铁铝关税,但要马上取消那些限制美国商品进入的非关税措施。
这次延期还特别提到要加强边境安全合作,要求墨西哥严查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走私。
美国海关的数据显示,2024年从美墨边境查扣的芬太尼比前一年多了37%,其中七成是通过墨西哥的供应链进来的。
把经济关税和边境问题绑在一起,是不是想在大选前塑造“保护美国人利益”的形象?毕竟明年就是美国中期大选,这种政策调整难免让人联想到选举周期。
而加拿大的关税之所以从25%涨到35%,白宫说这是因为加拿大“持续不作为和报复”,但明眼人都知道,前一天加拿大总理卡尼刚宣布要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。
美国这次加税专门盯着加拿大的钢铁和铝产品,这些占加拿大对美出口的62%。而加拿大的钢铁铝又大量出口到中国,2025年上半年加中钢铁贸易额同比涨了22%,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铝制品占总进口量的18%。这么一来,加拿大想把对美出口的损失转嫁给中国,恐怕没那么容易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关税里加了条“第三方转运税”,要是发现有商品通过第三国绕道避税,就再加征40%的惩罚性关税。
这明显是冲着东南亚国家来的,因为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的电子元件里,有23%其实是中国企业先运到越南,再贴个标签转口的。美国这么做,是不是想堵死中国商品通过第三方进入美国市场的路?
就在关税清单公布的同一天,美国财长贝森特出来放话,说中美贸易谈判已经到了“技术细节磋商”阶段,但强调“美国不会对中国让步”,还说剩下的问题需要中方来确定细节。
这话听着像在给中方施压,毕竟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会谈时,美方已经暂停了24%的对华关税,只保留10%的基准税率,现在突然提“技术细节”,让人不得不琢磨,是不是美国想在稀土出口、半导体技术这些领域提新要求?
而且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开始对中国的电动汽车、半导体启动301调查,计划把这些产品的关税从25%提到100%,要是谈判谈不拢,这些措施可能年底就生效。
这种先收拾其他国家,再集中对付中国的套路,美国政府之前就用过,比如2024年和欧盟、日本签贸易协议时,就要求他们限制对华技术合作。
面对这种情况,中国外交部的态度很明确:打,奉陪到底;谈,大门敞开。
现在美国这套关税政策已经引起连锁反应,欧盟委员会开始审查美国关税是否符合世贸规则,印度、南非这些金砖国家也通过经贸联络组启动了联合应对机制。
毕竟单边加关税的做法,本质上是想让其他国家在经济上让步,这种做法能持续多久?各国会不会团结起来反制?
目前中美关税的暂缓期到11月,但谈判前景并不明朗,美国想让中国在稀土、半导体这些领域让步,中国则坚持要平等互惠。要是谈不拢,年底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:要么维持现在的税率,要么部分产品关税涨到50%,要么全面回到之前的高关税。
参考信源:
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站
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